您的位置:主页 > 公司动态 > 每日行情 > 每日行情
减产风浪下的电池厂:员工去职,园区冷清-期货
3月下旬的一股寒潮,让已入春多时的常州气温骤降十余度,路上行人再次裹上了羽绒服。
在距离常州市区四十多公里的金坛区产业园区内,动力电池企业们也没了去年热火朝天的架势,周末的厂区人影希罕,偌大的产业园显得有些冷清。
作为动力电池产销占天下五分之一的地方,常州遇到的变局,是天下动力电池产业调整的缩影。进入2023年,动力电池企业面临的挑战在增多:一方面,是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,另一方面,在电池厂产能提升、供大于求的靠山下,部门电池企业拿到的新订单无法知足生产基地满负荷生产要求。为此,部门企业不得不减产、降薪、裁员以自保。
克日,时代财经走访了常州金坛区多家动力电池企业的生产基地。厂区的员工和诸多知情人士向时代财经示意,在2022年,即即是周末,厂区内仍是人歇机械一直,加班是屡见不鲜,而现在,产线停了好几条,产线员工上五休二、限制加班时间倒成为常态,部门头部企业甚至在去年底便最先裁员,今年也没有太多招人设计。
一位二线动力电池企业工程师向时代财经叹息道,这才不到半年光景,行业就发生这么大的转变,去年下半年其还怀揣着借行业盈利跳槽加薪的想法,现在只想着若何更好保住事情,只管不被行业调整波及到。
01、电池厂不招人 厂区冷清
与锂电企业有着诸多互助关系的劳务中介,往往能比外界更早知晓企业或行业的生长转变。
“今年(常州)电池厂情形不太好,现在(电池厂)还在裁员。”据常州市某劳务公司认真人王峰(假名)透露,他们这种劳务公司通过为企业先容招聘求职者,获取服务费守候遇。尚有劳务公司认真人透露,每放置进去一小我私人,能有六七百元的待遇,条件是对方能做满三个月或半年。
百无聊赖刷着手机的求职者们 | 时代财经摄
或受锂电行业景心胸下降影响,相关企业职员需求急剧下滑:王峰去年此时还能一车车往锂电厂送去“打工人”,而现在,其只能让求职者们聚在门店内刷着手机打发时间。“要是早来一周多,我说不定另有时机把你们送进电池厂,可现在不行了,常州的锂电厂基本上不招人了,就是放出的岗位,也多数是没人愿意干,钱又少的活。”王峰向众人注释道。
在2023年之前,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链辅助常州缔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。以江苏时代为例,天眼查数据显示,2019年终,宁德时代全资控股子公司—江苏时代(位于常州溧阳)有3029人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,至2021年终,该数据增至11591人。
公然资料显示,常州市动力电池产业蓬勃,宁德时代、中创新航、蜂巢能源等多家行业龙头汇聚于此,还拥有锂电池电芯及配套生产企业120余家,集聚动力电池企业涵盖上中下游31个要害环节(所有共32个环节),产业链完整度达97%、居天下首位。另据工信局数据,2022年,常州动力电池产业实现产值超1700亿元,同比增进超140%,延续两年实现产业倍增;常州动力电池产销量占天下的五分之一。
动力电池产业的调整之快,饶是王峰等有着多年履历的老江湖,也显得有些无所适从,更况且身处一线的电池厂工人。
时代财经获悉,昔日最忙的时刻,中创新航常州生产基地的许多工人是没有双休的,并非企业没有相关制度放置,而是彼时企业订单太多生产主要,员工也期待着周末加班的双倍人为。
凭证多位中创新航员工透露,产线一线员工一个月不休,那底薪、绩效、加班费、津贴等其他福利加起来,基本上能拿到七八千的人为。但现在,由于订单削减,员工的加班时间有了限制,不少员工被要求上六休一甚至上五休二。一位中创新航产线员工李航(假名)告诉时代财经,他所在的生产厂房内,原本四条产线现在只开了一条,其每个月上班时间到达一定尺度就会要求强制休息,“我们都是靠加班费,没了这部门收入,一个月得手也就四五千。”
李开复们混战AI,谁最有戏?-商品期货
收入锐减,也让李航的诸多同事选择去职,李航称,“现在收入太少,我也想走了。”尚有多位知情人士透露,因订单削减、厂区生产效益下滑,中创新航已经开启了职员优化,“之前整个常州基地人数最多有一万多,现在只有五千人上下。”由于人数骤减,原本饭点时期大排长龙的食堂,现在也冷清了许多,有不少空位。员工宿舍方面,部门员工反映原本6人卧室被住成了单人世。
就上述订单削减、裁员等要害信息,时代财经4月3日向中创新航发去采访,但住手发稿未有回应。
中创新航常州基地食堂下昼6点左右的样子 | 时代财经摄
02、产业链遇结构性调整 储能与出海是出路?
常州之外,职员优化、降本增效也在部门电池企业中上演。
3月16日,有新闻称,亿纬锂能的动力电池营业正在裁员。凭证网传亿纬锂能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的文件,亿纬动力制造中央将开展“职员效率化专项”行动,“职员效率优化基准人数15966人,各BU在此基准人数上,职员效率化目的32%。”
对于上述情形,一位亿纬锂强人士向时代财经示意,职员优化一直都在举行着,这并非裁员,惠州基地还在连续招人,优化出来的职员可能会转调惠州,由于那里有两个待建的工厂。亿纬锂能相关认真人接受汹涌新闻采访时示意,文件为真,“这小我私职员效率化目的的总体思绪是提升未来人均产值。总体路径有两条,一是当前最先确立无人区,成熟产线压缩下来的人给新工厂,不减人。二是按单GWH职员设置招聘新员工,控制招聘规模,到达总体控制局限。”
3月28日,锂电负极质料海内市占率前五的尚太科技宣布《关于公司里城道基地停产的通告》称,公司决议里城道基地自2023年3月28日起陆续停产,在停产时代,公司将妥善安置和分流员工,对相关装备设施举行刷新或处置,后续将凭证市场情形决议是否恢复生产运营。尚太科技同时示意,“里城道基地的停产实质上不仅不会对2023年整体谋划业绩造成重大影响,反而有利于公司缓解库存压力,削减支出、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效益。”
有业内人士示意,当前动力电池产业链遭遇上述情形,一方面源于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,另一方面在于去年行业已显露生产能过剩的苗头。
尚太科技关于公司里城道基地停产的通告 | 图源通告截图
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同盟数据显示,今年前两个月,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69.6GWh,同期装车量累计38.1GWh。2022年,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545.9GWh,累计同比增进148.5%,同期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4.6GWh, 累计同比增进90.7%,动力电池企业电池累计出口达68.1GWh。按此大略估量,去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比装车量(含出口)多约180GWh。
乘联会秘书长近期公然示意,“可能2023年动力电池行业就会泛起产能过剩。要郑重地掌握眼前的投资和手艺的趋势,实现可连续生长。”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同盟副秘书长王子冬在接受采访时示意,2023年中国本土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增速很可能会下降,加上动力电池企业新建产能释放,随之电池供应一定会过剩。
针对行业大环境的转变,有多位资深业内人士示意,年内动力电池行业会泛起猛烈的结构性调整,电池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在出海与储能。
据领会,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亿纬锂能、中创新航、雄韬股份等头部电池企业早已结构储能营业。据高工产业研究院不完全统计,仅2022年储能电池相关扩产项目(部门涉及动力储能一体化产能)已达26个,投资额合计跨越3000亿元,产能达820GWh。而出海方面,宁德时代、国轩高科、远景动力、亿纬锂能、蜂巢能源、孚能科技、当升科技、新宙邦、科达利等众多锂电产业链企业都在加速外洋建厂措施,为外洋客户就近提供配套。
真锂研究首创人墨柯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,将剩余产能向外洋输出,是海内产业应对周期纪律的习惯性战略,在中国电池商的整体输出下,LG新能源、SK创新等外洋电池商的市场份额将会受到较大影响,但在拓展外洋市场的同时,海内企业也要时刻保持小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