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主页 > 公司动态 > 每日行情 > 每日行情
上市潮,又来了?-香港期货
冰封一年多的中概股上市,终于最先暗流涌动。
今年以来,仅仅3个多月时间,已经有近20家中国公司在美股IPO,靠近2022年整年。
港股的IPO市场更火热,粉笔网、百果园争先上市,此前IPO暂停的嘀嗒出行、KEEP、Soul更新招股书,货拉拉提交上市申请,京东分拆旗下工业品营业自力上市。
久违的热闹情景。
已往一年半,许多原本设计上市的公司放弃或延迟设计,中国公司港美股IPO跌入冰点。已经在美股上市的公司则选择转战港股,或者直接退市。
今年的这一波IPO行情,与之前的低潮形成鲜明反差。
一位专注美股的投资机构人士又最先忙碌起来。他们在今年介入了量子之歌、理臣咨询、盛丰物流的IPO打新,有赚有赔。“这波IPO回暖的迹象异常显著,许多美国散户投资者嗨起来了。”他对深燃说。
港美股上市潮,真的来了吗?
01 上市重启:抢抓窗口期
今年1月25日,大年头四,许多人还陶醉在春节假期里,A股尚未开张。有一家总部在北京向阳的中国公司,悄悄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了。
上市并未引发太多关注,融资规模也不大,但意义很特殊——这是2023年*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国公司。
这家公司叫量子之歌,是一个成人在线学习服务提供商,旗下产物包罗启牛学堂、讲真、千尺学堂等学习平台。其主力产物启牛学堂,做的就是备受争议的财商教育。
一位去年刚把项目关闭的财商教育创业者感应震惊,他当天看到上市新闻后对深燃说,启牛这个时刻能去美股上市,说明背后的资源很迫切,另外,美股IPO可能要铺开。
这是显著的风向转变。2021年6月滴滴挂牌纽交所后,官方迅速加大跨境上市羁系。2022年头新修订的《网络平安审核设施》划定,网络平台谋划者拥有跨越100万用户小我私人信息,在境外钻营上市的,必须申请并完成网络平安审查。
中概股IPO紧要按下暂停键,申请上市的公司数目锐减,一年内乐成挂牌者屈指可数。
量子之歌能上市,说明它完成了网络平安审查,取得了主管部门的允许。其特殊之处在于,2021年7月公布的“双减”政策对教育培训行业执行强羁系,财商教育争议很大。
量子之歌挂牌一周后,生物制药公司硕迪生物在纳斯达克挂牌。这家公司还在举行药物研发,没有发生收入,已往三年亏损跨越1亿美元。
紧接着,来自福建晋江的财税服务商理臣咨询乐成上市,募资1600万美元。这家公司曾先后四次在香港递交招股书,均未能乐成,转而赴美国申请上市。
更具转折意义的是禾赛科技上市。禾赛是来自中国的一家激光雷达公司,早在2021年7月就向SEC递交了DRS文件,厥后历程弃捐。今年1月17日递交招股书,2月9日乐成在纳斯达克挂牌,成为“中国激光雷达*股”,缔造了已往一年多以来中概股募资金额的纪录。
一位生涯在美国的机构投资人对深燃说,禾赛上市获得了一些外资投资机构的认可,扭转了已往一年多以来外资对中概股的萧条事态。禾赛上市首日开盘股价大涨25%,市值靠近30亿美元。
这是多重因素配相助用的效果。2022年下半年以来,政策层面临赴美上市有所放松,同时中国和美国跨境审计羁系相助有了新希望。
此前由于中国和美国审计羁系争端,加上部门中概股财政造假推波助澜,美国SEC制订的《外国公司问责法》最先实行,一些中概股陆续被列入“暂且退市清单”,面临被摘牌的风险。
2022年8月,中国证监会、财政部正式宣布与PCAOB签署审计羁系相助协议,启动相关相助。这是在异常庞大的国际事态下,双方迈出的主要一步,意味着濒临退市的中概股公司重获生气,退市压力缓解。
今年2月,证监会公布境外上市“立案新规”,将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行政允许改为立案治理,纰谬境外上市分外设置门槛和条件。新规从3月31日起最先实行,有望为中国企业外洋IPO扫清障碍。
CIC灼识咨询是一家专注港美股IPO的行业照料机构,合资人赵晓马对深燃剖析,出境上市政策明确下来,对企业是利好,由于制度加倍透明、更可预期。“若是没有明确的政策,怎么立案、审核哪些信息,人人都不知道,之前都在猜。”
市场的反映往往都要更快一步。事实上在去年下半年,就有企业敏锐地察觉到了转变,并最先接纳行动。
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,2022年下半年,共有14家中国公司在美股上市,相比上半年的8家,靠近翻倍。其中,8月上市的见知教育是“双减”之后*家赴美上市的教育公司;11月上市的亚朵对外界释放一个信号,中概股赴美上市的窗口期已经泛起。今年一季度,美股上市的中概股数目相比去年同期翻倍。
美股上市回暖,也动员着港股上市。
此前,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2月果然示意,港交所将修改主板上市规则,允许无收入、无盈利的科技公司来港上市。这意味着港交所对更多科技公司敞开了大门。
据深燃不完全统计,今年以来,3个多月时间共有21家公司在港交所提交、更新上市招股书,其中许多是我们熟悉的面貌。此前暂且暂停上市的公司,也最先了重启设计。
02 艰难破冰:坑里的,岸上的,腾飞的
当我们梳理这些上市公司的名单,缕清它们的上市历程,会发现这一次的破冰之旅异常艰难。
总体来看,今年的团体上市小热潮,是已往两年积攒的需求集中释放的效果。
先看2021年滴滴上市前后那一波。哈啰出行、喜马拉雅、七牛云、Soul、福佑卡车、火花头脑、零氪科技、酷家乐、天鹅抵家、亚朵、中进医疗,这些公司都在那段时间赴美提交上市招股书,然后暂停或中止。一直到现在,只有亚朵、中进医疗、禾赛重启IPO并乐成挂牌。
凭证它们在2021年宣布的数据,除了亚朵,剩下的公司所有是亏损状态。
上市的*目的是融资。账上资金丰裕的公司,也允许以守候下一波上市潮。但更多公司面临的现实是等不起。
赵晓马对深燃说,已往许多中国科技公司想去美股上市,它们的资金需求大,需要靠融资来支持。背后的投资人也很焦虑,投资人有退出设计,需要看到收益回报。之前的上市暂停,把许多企业的融资设计打乱了。
一些公司迅速调整计谋,放弃美股,转战港股,好比喜马拉雅、Soul。
喜马拉雅曾在2021年5月向美股提交上市申请,不久后就撤回,然后很快就在香港注册控股公司,9月向港交所交表。不外“转板”未乐成,申请失效。去年3月,喜马拉雅再次递交招股书,再次失败。
Soul跟喜马拉雅的履历差不多。2021年5月冲刺美股,一个月后突然宣布中止上市。去年6月,Soul转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,尚无最新希望。
近500家美国企业用ChatGPT取代员工,有公司省下超10万美元
这两家公司在去年上半年冲刺港交所时,跨境上市的政策尚不晴朗,资源市场相对低迷,乐成挂牌的概率很低。
事实上,港股上市也不容易。去年申请港股上市的科技公司,大部门都没乐成。
北森控股在去年1月首次提交申请,6个月后失效,7月再次提交,再次失效。量化派在去年6月提交,过了6个月的有用期没挂牌。易点云划分在去年2月、9月提交了两次上市申请,现在均已失效。臻和科技在9月递表,然后撤回。
Keep属于很会审时度势的那种。一位靠近Keep的业内人士告诉深燃,Keep原本已经决议在2021年交表,那时看到风向发生转变,Keep自动住手上市筹备,然后张望。直到去年2月,Keep才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。
今年以来,随着政策逐渐晴朗,尤其是港交所允许亏损的科技公司上市,大大降低了门槛,这些公司再次提议冲锋,泛起了团体提交、更新招股书的“盛况”。
北森控股、嘀嗒出行在2月20日第三次更新招股书,第二天量化派第二次提交招股书。3月的最后一周,Soul、Keep再次更新招股书,货拉拉首次提交上市申请。凭证最新新闻,北森预计在4月13日挂牌。
T&J Brothers group合资人杨星榆耐久关注美国资源市场,他对深燃剖析,今年以来SEC对中概股的批准确着实加速,但大部门都是去年提交的申请、没有被批准积攒下来的,以是不算稀奇大的反弹。
赵晓马说:“已往一个月许多果然交表或上市的公司,着实早在去年甚至前年就已启动上市流程,只是现在才被外界知道。尚有许多公司也在推进中,接下来会陆续果然。”他以为,今年6月份或下半年会是一个发作期。
固然,也有一些公司选择继续张望。究竟,风险尚未完全排除,而且即便能上市,公司也要思量价值是否值得。
03 降低预期:估值打折,融资缩水
在当前这个环境下上市,公司需要面临现实——降低对公司估值和融资规模的预期。
在行情好的时刻,中国公司去港美股上市,很看中仪式感。高管团队去现场敲钟,揭晓真情演讲,融一大笔钱,是许多创业者的梦想。
有那么一段时间,中国科技公司是港美股的热门投资标的,上市股价大涨,市值直接翻倍。那时许多老板在意价钱,跟投行频频讨论,争取高估值上市,以更低的成本募到更多的资金。
然则这两年,情形发生了很大转变。在大国博弈的风险预期之下,中概股一度成了外资抛售的工具,融资难度很大。
禾赛科技IPO募资1.9亿美元,就已经是已往一年多以来*的中概股IPO。这不是由于它的融资规模有多大,而是其他公司的规模太小,属于矮子里拔将军。
跟滴滴上市之前相比,禾赛的融资规模并不突出。满帮那时募资跨越15亿美元,同期上市的BOSS直聘募资9.1亿美元。更早一点的水滴、知乎、涂鸦智能划分募资3.6亿美元、5.2亿美元、9.2亿美元,贝壳融了21亿美元。它们的规模都要比禾赛大许多。
与之对应的是,市场给出的估值不高,基本都要打折。
深燃梳理已往一年来在港美股IPO的公司名单发现,大部门公司的IPO刊行价,都定在刊行价区间的*端,甚至存在多次下调的情形。
去年11月上市的亚朵,最终的上市估值比原设计大幅下滑。它在2021年6月首次递表纳斯达克,刊行价区间为13.5-15.5美元,设计募资2.67-3.06亿美元。现实IPO的刊行价是11美元,募资金额大幅缩水至5225万美元。
赵晓马对深燃透露,之前有一些公司自动暂缓IPO,就是由于市场没有给到想要的估值。“照样由于行情欠好,他们想暂缓一下,张望张望。”
耐久张望纷歧定能等来好行情,反而可能贻误战机。
多位投资圈人士对深燃表达了一个看法:老板们需要调整心态,放下高估值上市的执念,调整合适的上市计谋。
美股资深FA袁小飞对深燃说:“量子之歌也好,禾赛也罢,最后着实都把预期放低了。市场环境好的时刻,可以把估值适当提升一下,在环境欠好的时刻,上市挂牌是一个战略行为,能获得在二级市场再融资的资格,上市纷歧定非要高估值。”
“有的公司连上市的时机都没有,去谈估值崎岖没有任何意义。”他说。
本质上,IPO只是一个上岸二级市场的跳板,让企业获得一个便捷的融资工具,给营业提供更好的支持。无论估值崎岖,最少解决了企业缺少融资工具的难题,也能提供更多时机和信心。
杨星榆耐久跟美国投行和散户投资者打交道,他对深燃说,一家企业通过IPO挂牌成为民众公司,在果然市场生意,信息相对透明,有果然的订价,投资人不用亲自去做考察、研究,这样利便企业做后续的融资。而且对企业而言,IPO自己就是一种很好的营销。
不外,在当前的环境下,老板们需要做好充实的预期治理。公司上市历程中的估值不高,上市后的股价可能也不给力。
已往一年以来上市的中概股,跨越一半股价处于破发状态。相比刊行价,量子之歌的股价下跌8.5%,理臣咨询跌42.6%,禾赛跌37.2%,拍明芯城跌47.2%。
港股上市的公司也一样。除了少数有个位数的涨幅,许多都是下跌。好比,望尘科技跌9.2%,中创新航跌49.3%,子不语跌57.8%。
04 结语:潮起潮落,皆为周期
上市潮是资源市场繁荣的产物。它寄托着CEO们在聚光灯下敲钟的荣光,也承载了无数散户投资者一夜暴富的美梦。
不外在今天这个时点,大的上市潮不会再来了。我们所看到的,是浪潮退去时激起的小浪花。
多位投资人对深燃说,现在中国公司在港美股集中交表是暂时的,其中尚有一部门是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,现阶段还不能称之为“上市潮”。
上市潮有一些参考要素,好比经济基本面的繁荣度、资源市场的颠簸、企业的营业生长情形,以及国际政治环境等。三年疫情对经济造成很大影响,许多人都期待快速苏醒,但这是个耐久历程,尤其是要重塑消费者信心,不是两三个月就可以做到的。
“上市潮的到来一定是积累三五年之后的效果,有时刻就是周期。”赵晓马剖析。他以2008年金融危急举例,那时经济向下的周期履历了好几年,直到2011年才看到许多企业恢复并上市。
互联网科技公司已往一直热衷于港美股上市,海内大的互联网巨头、明星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是走的这条路。但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已经竣事了,高速增进的阶段一去不复返,需要上市的国民级明星项目所剩不多。
移动互联网的盈利不能能一直吃下去。履历了周期的高点,一定会进入下一个低点。
一位履历过多轮周期的投资人自称保持郑重乐观。他曾亲历2008年金融危急的全球性恐慌,介入了2020年那轮波涛壮阔的中概股行情,并见证了厥后的中概股被抛售、港股科技股一蹶不振。他对深燃说,最近的硅谷银行歇业事宜,是已往十多年科技牛市终结的标志。
推动中国公司去港美股上市的气力也在削弱。已往,美元基金在中国互联网圈异常强势,他们有足够的动力推动跨境上市。现在,人民币基金崛起,A股的高估值对科技公司的吸引力在增强。接下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“硬科技”公司在A股上市。
一起一落,短短数年时间,中国公司上市背后的事态已发生伟大转变。
在黄金时代谢幕的小尾巴上,我们耐心守候下一波上市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