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主页 > 公司动态 > 每日行情 > 每日行情

奥运最先前,我所履历的巴黎生涯-期货开户

奥运开幕前,我第二次抵达巴黎。

和五年前忙着逛景点时差异,这次的巴黎之行,让我见到了更多与生涯有关的故事。网约车普及起来,司机埋怨着巴黎拥堵不堪的交通;中国品牌越来越多,华人餐饮店走出唐人街,眼看着要挤走日本和越南偕行;华人依然是对外卖最有热情的群体,甚至在欧洲托举起几个专做中餐外卖的APP;奶茶不再是稀缺品,私人小店、内陆品牌、中国奶茶连锁店,家家都有“bubble tea”。

最谬妄的时刻,是我在离蓬皮杜不远的集市上,跟年轻的法国女孩一起抢购假香水。香奈儿、迪奥、爱马仕、圣罗兰、大卫杜夫……所有我熟悉或不熟悉的巴黎香水,被装在形状统一的30毫升香水瓶里,层层叠叠堆在长条桌上。

标价都是五欧,不分品牌,客人挤在一起试香,名字在这里突然失去了意义,她们把喜欢的香味装进小框,最后掏泛起金找老板结账。

我也买了一支,作为巴黎生涯的纪念品。

奶茶、盲盒、越南粉,from China

*次来巴黎是在2018年,同伙D带我走了很远,去买一杯华人做的奶茶。

那是海内奶茶行业最热闹的时刻。喜茶在这一年新增近百家门店,笼罩天下90%的一线/新一线都会;一点点如日中天,天下门店数跨越1700家,最热的门店,平均天天能卖出2700杯;茶颜悦色偏安长沙,往后两年,一口吻在这座都会开出200多家门店。彼时,所有奶茶品牌都在向前狂奔,增进成为一种和鸣,万店在终点线守候,中国消费者被无数新鲜的看法和口感笼罩。

而在2018年的巴黎,奶茶仍是一个需要走很远才气抵达的,只有华人会消费的,偶然解思乡之胃的冷门饮品。

六年后,当多个海内奶茶品牌陷入增进瓶颈期时,巴黎的奶茶店数目已经进入增进岑岭期。于是当我在奥运前重返巴黎时,陌头的奶茶店已经不需要刻意寻找,我甚至在暴雨突然到访的午后,随意钻进了街边的一家“贡茶”,看着法国伙计熟练地摇出一杯黑糖珍珠奶茶。

巴黎贡茶

奥运到来前,更多有志于出海的中国茶饮品牌正摩拳擦掌。喜茶把快闪店开到塞纳河右岸,以“观赛茶室”之名,首次进入法国市场;玛黑区的霸王茶姬快闪店仍在赶工装修,开幕式相近,留给他们的装修时间不多了。

在巴黎陌头,我还遇到了许多“老同伙”。例如,我在这里碰着泡泡玛特的频次,也许比在北京还要凌驾许多。它们泛起在卢浮宫阛阓和蓬皮杜,泛起在陌头,也泛起在这座都会最著名的购物中央。

我们停在蓬皮杜的纪念品商铺前,莫莉隔着玻璃橱窗与我们对望,带着它标志性的神色,站在展示台上,招呼它那漂洋过海的老乡。偕行的同伙说:“艺术品也许是可以被制造的,当它被摆在蓬皮杜艺术中央,*次见到它的人,就会以为它是个艺术品。”

“巴黎是天下上*一个连饿死都仍然被视为一种艺术的都会。” 正如西班牙小说家卡洛斯·鲁依斯·萨丰所说,在艺术之都成为艺术品,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。

巴黎陌头的泡泡玛特门店里,除了像我这样抱着见老乡心态进店闲逛的中国游客,大部门主顾都是外国人,常见的盲盒产物,售价大致是海内的3倍。华人营业员告诉我,店里的商品从海内运过来,伙计则大部门都从巴黎内陆招募。

2024年7月27日,奥运会开幕前一天,泡泡玛特卢浮宫阛阓店将正式开业。财报中来自外洋的10亿营收里,又将加上来自卢浮宫阛阓的一笔。

中国品牌正在涌向法国,而在法国营生的餐饮业华人,则在涌向新的品类。小红书和微博上,撒播着“巴黎90%日料店老板都是温州人”的传说,到2024年,华人老板们又向东南偏向卷去,在巴黎开出一家又一家越南粉店,试图把PHO也收编到自家麾下。

聊到这个话题时,我们正站在一家越南粉店门口,招牌看起来很新,谷歌舆图上还没有评分。门口的另一位女士,正在调整三角立牌的位置,听我们胡诌一通后,忍着笑用中文约请我们:“进来尝尝吧,挺好吃的。”

老板和伙计都是华人,聊起巴黎的越南粉店,她们说最近华人开的店许多,详细有若干家,她们也不知道。“但我们的粉很正宗的,我们厨师是越南人。”正不正宗,我固然判断不出来,但那是我在巴黎吃过*的一餐,蜗牛、鸭腿、小羊排,都不及越南厨子懂我那铁血中国胃。

老板说,他们现在可以支持电话订餐,但没有上线外卖平台。事实上,巴黎的外卖行业在近几年一直缓慢生长着,既没有阻滞不前,也没有突飞猛进,犹如巴黎圣母院的修复进度。2023年,观察机构哈里斯互动(Harris Interactive)宣布数据称,当下法国有1/4的住民有点外卖的习惯,其中89%的受访者以为外卖食物贵。

比起很难获得外卖服务的墟落,巴黎已经是全法国点外卖最利便的都会了,但看起来,巴黎人对外卖的诉求没有那么强烈。他们喜欢泛起在餐厅,在所有合理或不合理的时间段里,就着一杯咖啡,一杯葡萄酒,甚至一个汉堡,开启他们长达两个小时的热络会晤。

在一家内陆人居多的法餐厅,全店只有两桌客人忙着使用手机,试图从小红书上搜索蒙马特高地攻略的我,和劈面给每一道菜摄影的韩国游客。隔邻桌的法国客人,从落座到用面包蘸着吃完主菜的最后一口汤汁,全程都在热情洋溢地用法语攀谈。

外卖产业生长缓慢,既是一种缘故原由,也是一种效果。

与外卖相对应的,外洋也早已有属于自己的“民众点评”,只是商家和用户的笼罩度,远无法让在线预订成为一种常态。例如曾在影戏《爱乐之城》里泛起的那家爵士酒吧,*的预定方式是在门口大排长龙,伙计在门口“巡逻”,用古老且*的手艺手段,保障质朴的先到先得。

《爱乐之城》里泛起的爵士酒吧,天天只接受现场排队

雨中网约车和百年迈地铁

奥运相近,法国忙着把大巨细小的景点都翻修一遍,生涯在巴黎的华人们,在小红书一再吐槽“巴黎是个大工地”。

制作中的园地(注:摄于五月)

几年前遭遇火灾需要部门重修的巴黎圣母院,眼看着是赶不上奥运会开幕了,凯旋门、政府大厅等标志性修建的翻修则还在夏初加急赶工。101年前,巴黎市政府因塞纳河水污染严重而颁布了游泳禁令,一个世纪可以改变许多器械,唯独塞纳河的游泳禁令稳如泰山。眼下,为了让塞纳河承接奥运游泳项目,巴黎市政府烧掉的治理经费高达14亿欧元。

但当地住民显然不太买账。比起塞纳河到底能不能游泳,以及凯旋门到底气不气派,他们更体贴自己这个月的电费有没有跨越*门路。

年轻人抢购艺术品,不为暴富

网约车司机则更忧郁拥堵问题。“将奥运融入都会”的口号虽然浪漫,生涯在其中的司机们可不这么以为。事实不少巴黎标志性景点将和奥运赛事亲热融合,或直接刷新为赛事场馆,或成为赛事靠山,涌入的万万量级奥运游客,将让本就拥堵的巴黎交通雪上加霜。届时,网约车不能在场馆区域通行,也不像出租车那样在奥运车道行驶,将面临更多蹊径上的穷苦。

和外卖一样,巴黎是法国网约车密度最高的区域,根据2022年的数据,全法国81%的网约车司机都集中在巴黎大区。

Uber则是巴黎最常见的网约车平台,其中*的车型,价钱略低于内陆出租。奥运的到来,将打破部门司机的夏日度假设计——凭证Uber宣布的观察数据,巴黎大区将有90%的司机在今年炎天坚守岗位。这已经很不容易了,往年炎天,只有65%的司机留在巴黎,剩下的要么去度假,要么前往法国尼斯等海滨都会接单。

但90%的留守率,显然不足以应对涌入的奥运客流。Uber的观察讲述称,奥运时代,三分之一巴黎大区外的司机设计来巴黎接单。我忍不住最先算账,全法国有19%的司机在巴黎大区外,若是其中三分之一来“支援”巴黎,仍不够补上坚持在炎天度假的巴黎大区司机缺口。

在巴黎,地铁才是普及度最高的出行方式。1900年,巴黎的*条地铁建成通车,比巴黎市政府阻止住民在塞纳河游泳还要早三年。法国人类学家马克·奥热曾在书里写,他*次见到德国士兵,是在莫贝尔广场-相助院谁人地铁站,在1940年,大退却告一段落,民众回到巴黎之后。以是他说:“巴黎人就是有这种特权,把地铁蹊径图看成备忘录,看成一种影象的开关,一面袖珍的镜子。”

现在,这面镜子,平均逐日都要照出数百万人的样子来。

时间给巴黎地铁留下的,除了影象和尿骚味,另有许多曾经走在时代潮头,现在已经落伍于时代的习惯和装备。例如到2019年,巴黎地铁才最先支持刷手机进站,仅限安卓端;苹果手机的电子支付功效则拖到了今年5月,赶在奥运开幕前,巴黎的苹果用户终于也能拥有无纸/卡化地铁通勤了。

奥运限制公交卡与单次纸质交通票

中国游客可以通过微信购置巴黎地铁卡,只是实现路径颇为漫长,需要在微信购票后,在巴黎地铁站里找到人工窗口,再换成实体卡,最后刷实体卡进站。若是在站内购置单次票,将会拿到一张小纸片,把它塞进闸机,守候它被盖上日期戳,再从另一侧吐出来。对已经习惯二维码社会的人来说,历程着实惊心动魄。

虽然我们碰着的大多数巴黎当地人,都在埋怨自己的都会,但也有另外一些破例的时刻。

我们在夜晚遇到过一场暴雨,塞纳河的码头上,没人再有闲情逸致与奥运倒计时牌合影,只好狼狈四散,寻找遮雨的商铺顶棚。一辆Uber来码头把我们接走,在暴雨中载我们驶离。

司机全程没有语言,车里放着法语歌,很高声,压过车外的雷声和雨声。几分钟后,车突然靠边停下,离目的地显然还很远,我们不得不警醒起来。直到我们向车窗外望去,才猜到了司机的用意。靠近11点,远处的埃菲尔铁塔最先闪灼,银白色的碎光,打破巴黎的雨夜,闪电不及它耀眼。

司机暂停了自己的事情,想让两个显而易见是游客的人,透过滂沱大雨,看一看正在闪灼的巴黎地标。

一个法国媒体人履历的前言变迁

谁人向我吐槽水电费太贵的人,是我在巴黎的房东Pat,一位曾在法国电视台事情多年的记者。

她在上世纪九十年月加入法国电视台,早先担任《迷失》(“Perdu de Vue”)的记者,这是一档存在于1990年到1997年间的法国节目,寻找迷失的人,例如逃犯或者走失的支属。2014年,她最先在法国电视台做一档寻亲节目主持人,辅助失散的家人找到相互。

我告诉她,在中国也有这类节目,异常受迎接,最著名的那档寻亲节目,也在2014年开播,跟她主持的节目一样。惋惜我的英文水平着实有限,没能*时间给她翻译“为缘寻找,为爱坚守”或是“人世有真情,人世有真爱”这样的主题词。

Pat并不惊讶,做过多年寻人节目后,她说:“找到失去的人,那是全人类配合的盼望。”

她为电视台事情了近30年,履历过电视台的黄金时代,也见证过流媒体的崛起。到2024年,她已经可以坦然接受:“现在没什么人看电视了。”

凭证法国《费加罗报》,2018年,法国电视观众的平均岁数已高达53岁,Pat曾事情过的法国电视二台,观众平均岁数在那一年跨越60岁。统一篇报道的访谈中,法国电视公司频道与节目司理塔基斯·康迪利斯说:“电视失去了人口中的整个一部门,年轻人不再看电视而是看视频。”

在那一年,据《巴黎人报》报道,38%的(11岁至14岁之间的)法国青少年拥有TikTok账号。一场中国观众再熟悉不外的前言风暴,也在法国上演,天下又回到了我们所熟悉的地球村看法里,至少在甩掉电视这个问题上,村民杀青了忧伤的共识。

收视人群的削减和老龄化,直接导致了电视台收入与预算的下降,并引起一系列连锁反映。例如在2018年到来前,法国国家电视台设计作废180个岗位,以节约5000万欧元的开支。在任何一个下行期的行业里,“降本增效”都市被提上议程,员工被裁撤,预算被下调,节目被砍掉。

竣事电视台的最后一档节目后,Pat天天在家完成事情,同事只有一只可爱的约克夏,她叫它Kikito。Kikito认真撒娇、卖萌、找入住的客人玩,Pat则在电脑前打字、回邮件、维护寻人网站。她把二楼的两间卧室出租,自己住在一楼的沙发床上,天天从“卧室”走到“办公室”,只需要三步。

早在电视台仍如日中天的2013年,她就确立了自己的网站,主题仍延续她入行以来所关注的焦点问题——走失的人们。节目停播后,网站成为她宣布和吸收寻人信息的主阵地。

在回国的飞机上,我突然想,Pat的事情状态,似乎就是最近小红书上很火的“一人公司”。

只是海内语境中,一人公司或数字游民,是属于年轻人的出走,而Pat今年已经56岁了,是一个对事情仍充满激情的中年人。我甚至无法推测出她天天的事情时长,她在我天天出门前就最先事情,到我晚上洗漱完仍未住手。日间,我看到的是坐在陌头咖啡厅,似乎永远都不用上班的法国人;等每晚玩到筋疲力尽回抵家时,我看到的是Pat仍在挑灯夜战。他们组成一个通俗游客眼中庞大的巴黎。

Pat在写一本书,跟近几年见证的寻人故事有关。她说自己平时不会这么没日没夜地事情,只是DDL迫近,她以为自己要写不完了,没法儿跟出书社交差。到这里,地球村的配合特征,除了年轻人甩掉电视、企业降本增效以外,还多了一条作者都爱拖稿。

写作进度会出现在她脸上。顺遂的时刻,她连打字都挂着笑意,有人从楼梯经由她也置若罔闻;要是不顺遂,每次有声响,她都市仰面,热情地问你要不要陪她喝一杯红酒,或者给你热一杯牛奶助眠,尔后抓着你聊巴黎圣母院的火灾,聊法国也有超时事情问题,聊她书里的主人公,显著住得那么近,失散的那么多年里,从来没有遇到过相互。

阿里巴巴是少数Pat知道的中国公司,但她感兴趣的不是作为电商巨头和巴黎奥运互助同伴的阿里巴巴,而是在沙漠种树的阿里巴巴。当中国消费者对蚂蚁森林习以为常时,远在巴黎的Pat*次听说这个故事,她以为这是一种生意,但客观上辅助了地球,想出这个主意的商人简直是个天才。

我没有问她会不会看巴黎奥运会。

作为一个在电视台渡过漫长职业生涯的老员工,Pat家里现在甚至没有一台电视机。

但想了想,从31年前作为实习生加入电视台最先,她一直都在做统一件事情,不管故事以电视节目、网站,照样纸质书的形态被纪录下来,不管年轻人爱看的是电视、YouTube照样TikTok。

前言在更迭,而她没有改变她的志业。

(文中照片由作者拍摄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