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主页 > 公司动态 > 每日行情 > 每日行情

30平小店月入30万,大牌重仓的餐饮卫星店真的这

2024年餐饮圈爆火的卫星店,是捷径照样陷阱?

客栈,厨房,再加一个打包的区域,就成了连锁餐饮品牌的“新妆”——卫星店。据亿邦动力不完全统计,现在,农耕记、老乡鸡、海底捞、醉自满、大龙燚、木屋烧烤等中式餐饮品牌均结构了卫星店。

2023年底以来,餐饮行业中泛起卫星店风潮,一些品牌自觉地实验纯外卖的轻量级店肆,这种“效率型”新模式也牵动了平台的关注。这样的小店,之前叫做“只做外卖”的门店。现在,这种店有了个洋气的新名字——卫星店。

美团是这样界说卫星店的:连锁品牌为主顾提供品质外卖而打造的外卖专营店。差异于堂食,卫星店靠的是店肆周围3公里左右局限内的线上流量。店如其名,在地理位置上,卫星店像卫星围绕行星一样,是堂食店的弥补。这些卫星店辅助餐饮品牌向更广漠的局限扩张,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具质价比的餐品。

在疯狂内卷的餐饮行业,卫星店是一门好生意,餐饮企业发现了,平台方也发现了。2024年4月,美团外卖推出“品牌卫星店”万店返佣设计,含6个月佣金返还、超1亿元流量扶持以及免费AI选址、选品、精准营销服务等三大扶持措施,招呼更多餐饮品牌结构卫星店。

随着平台推手,越来越多小店落地,更多大牌正在加速结构。从堂食兼外卖夹杂谋划,到卫星店单外卖模式,“*瘦身”的卫星店,会是行业内卷中的一条捷径吗?

1、保留活促增进,餐饮大牌纷纷加码卫星店

走进北京裕惠大厦B座,一楼电梯厅空调凉风足够。在这样一个遍布商务大厦的荣华街区,在税务所、科创中央等单元的围绕下,地下一层垂直空间里,有无数餐品守候送出。

地下美食城的十几个餐饮档口中,农耕记外卖卫星店应该算是最难找的一个。从舆图软件上看,这家小店快要跳出大厦边缘,外卖骑手随着墙上“农耕记”的指示箭头,一起深入美食城终点,走过一个幽暗的走廊,右拐,再左拐,才气最终到达这家神秘的店肆。

这家深藏不露的店肆,却并不冷清。在事情日中午,骑手频仍往来于狭窄的过道,为周边大厦送餐。在农耕记经典的墨绿招牌下,取餐窗口分上下两排放着七八份餐。事情日11点前后,一个个方底的布袋贴着白色票据被送上待取行列,餐品险些是随取随补始终不停。

由于坚持不用预制菜和中央厨房配送,单店都是现做现卖,农耕记卫星店对员工配合和整体模子的效率有着更高要求。店肆中的五六个伙计,穿着统一的玄色服装、头戴网帽,从食材洗濯、切配、炒菜到出餐打包,虽然在40平的空间里,餐饮流水线被压缩到一个转身的距离,但却忙中有序,各司其职。

对于早已结构外卖专门店四年的农耕记而言,这种店肆属于通例操作。外卖平台的数据显示,北京区域的农耕记卫星店月销量普遍在2000 到4000 单,有的高达9000 单。门伙计工示意,店里每月能走6000单。根据外卖平台所显示的人均29元客单价盘算,这样一个卫星店的月营业额可以到达17万元。

在行业内卷之中,不只是农耕记一家餐饮品牌在重仓卫星店肆。据美团最新宣布数据,住手现在,累计有120个品牌开出800多家品牌卫星店。

家庭式气概的中式快餐品牌老乡鸡,把店压缩开进了北京一环里大厦五层美食城广场的角落,周围社区围绕、人流量大;以服务为亮点的着名暖锅品牌海底捞,针对一人食场景挂出“下饭暖锅菜”的牌子,落地了专做快餐外卖的小店;曾经喊着不拼桌、不外卖的太二酸菜鱼,也在今年5月低调开出了首家卫星店试水,位置选在人口麋集的厦门老城商圈。

多个餐饮品牌都在降价,打出“价钱回到N年前”的口号。当今生意欠好做,餐饮行业的“卷”已经成为业内共识,于是,品牌商家纷纷入局卫星店,以更天真的方式保留活、求增进。

美团外卖品牌卫星店项目认真人提到,现在人人对于行业内卷的体贴,本质上是对于增进的焦虑。而对于许多品牌来说,卫星店可能是解决增进的好方式。例如,正餐品牌可以去做快餐的品类,小店可以凭证情形延伸营业的时长。

品牌大店的服务和口碑带来了基础客源,在具有一定市场认知的基础上,卫星店让更多人打开手机操作一番就能享有进店才气吃到的菜品,餐饮品牌和消费者的接触面获得扩大,又再次提高了品牌认知度。可以说,外卖与堂食相辅相成,是相互动员的。

2、单月实收30w ,卫星店成“下蛋金鹅”

品牌卫星店的特点是投入低、回报快,天真性很高。

首先,压缩房租成本。

传统餐饮开店,房租和职员人为是牢靠成本的两大项,一样平常会划分占餐厅总流水营业额的15%。卫星店的降本节省,很大一部门是通过房租成本的缩减杀青的。美团相关人士剖析,开卫星店可以降低60%牢靠成本,其中房租是大头,装修和装备等牢靠成本也可以节约下来。

据亿邦动力考察,卫星店的店型主要有美食城档口店和社区临街铺子店。前者集中在写字楼麋集区,贴近上班族的用餐需求,主打热门商圈中“冷门洼地”位置;后者深入住民区,主要依赖周边社区流量,人口加倍麋集,容易形成复购粘性。

大龙燚是2013年在成都降生的暖锅品牌,以供应链统一为基础,把专做冒菜的小店开到了广州、成都的陌头巷尾。大龙燚·暖锅冒菜的门店多数选在都会一流商圈的三流位置,这样不仅能保证线上流量的足够,还能把房租成本控制在基本5000元/月。大龙燚相关认真人示意,“相比于需要在人流量高的堂食店,成本真的缩减异常多。”

图源:大龙燚暖锅官方微博

第二,卫星店精简又天真的职员设置,也有利于削减成本,实现*人效。一样平常来说,卫星店的结构是一个站长,两个厨师,再加上一个洗碗职员和一个打包职员。

互联网“原生”餐饮品牌的松哥油焖大虾,现在在深圳和广州有近50家门店,其中有一半是外卖店。品牌首创人徐松——松哥分享道,外卖店的店肆面积在50平左右,启动投资一样平常不会跨越30万元,“半年之内能回本,最快的应该一个月就够了。”

暑期档给电影圈当头一棒

“外卖店人手比堂食店能削减一半,我们这有的店一天就两小我私人他们也能搞定。另有就是,它可以很天真。”松哥说道。小龙虾生意的淡旺季显著,一个传统大店若是一两百平方,纵然是在淡季的时刻,再少也需要几小我私人填满前厅后厨。而外卖店就差异,可以在岑岭期的时刻找兼职,由于“也不需要什么服务,只需要把产物做出来,打包发出去就完了”。

在降低房租和人力成本之外,品牌入局卫星店还要提升菜品的针对性,优化SKU,保证出餐。

对于差异品类来说,做卫星店的效果差异,纵然同样是尺度化出餐,差其余烹饪流程,餐品外卖制作的时间也差异。

相比许多中式餐饮外卖十几分钟出餐甚至立等可取,必胜客卫星店的出餐速率更慢,岑岭期外带主顾经常一等等个半小时。“一样平常的快餐店答应十几分钟菜能上来,我们基本不能能。”门伙计工注释说,由于新鲜比萨需要时间烤制,链条式的厨房,餐品一个个接着往前滚,顺着烤出来,员工“只能尊重它的速率”。

为了调整出餐节奏,更多的餐饮品牌会为卫星店定制菜单。一是要精简化,二是要加倍适合单人场景,菜单中的任一选项都要相符销量高、制作快的要求。

农耕记把外卖营业SKU控制在20个左右,农耕记首创人冯国华——华叔示意,外卖的菜单就得精选。“人人最喜欢吃哪些菜,我就卖这些菜。由于小店人也少,要是搞那么多做不出来,备货虚耗很大啊。”

若是做好品类优化,再加上房租和人工的降本,卫星店的利润率基本可以做到10%。据领会,受都会和商圈体量影响,大龙燚卫星店的营收各有差异,做得*的大龙燚·暖锅冒菜门店一天可以做到1万多元的实收,一个月超30万元。综合下来,单店每个月实收平均在15-17万元,基本8-10个月回本,利润率能到达10%-15%。对于内卷严重的餐饮行业来说,是名副实在的“下蛋金鹅”。

3、入局有门槛,卫星店有哪些风险?

卫星店趋势大火,引得无数餐饮商家跃跃欲试,然而,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入局。

开卫星店的门槛在于“品牌”二字——首先要是一个连锁品牌,已经在线下深耕,有一定的品牌基础,保证订单基数;菜品也要更尺度化,同时要有高效的供应链能力。

凭证美团宣布的信息来看,相符以下特点的品牌商家加倍适合开卫星店:

· 一是堂食好,品牌势能强;

· 二是想将堂食和外卖拆分,让外卖打法和定位更清晰;

· 三是想扩增量,用卫星店来扩展新区域;

· 四是烘焙、小吃等品牌举行分时段或细分品类的场景拓展。

细究下来,只有连锁的大型餐饮品牌才有资格和动力入局。

除了门槛高,卫星店另有一些隐形的“成本”——好比营销成本。

想做好卫星店,先得玩转流量。品牌卫星店以外卖营业为主,客源基本上来自线上,很洪水平上依赖平台推流。从大龙燚的数据来看,外卖营业的流量大多数来自美团,其中商家列表50%,订单页20%,搜索10%,其他10%由珍藏、购物车、首页展位组成。松哥油焖大虾的外卖订单也大多来自平台,美团占了一半以上,饿了么要少一点。

美团外卖卫星店项目认真人告诉亿邦动力,盈利较好的门店,往往需要月曝光人数到达30万以上。为此,品牌开卫星店不得不举行平台投流,并与平台在流量扶持、手艺支持、运营战略增强互助。无论是流动要求宣布,照样谋划规则调整,平台的种种动作都可能影响卫星店的活法。

现在,已经重仓卫星店的品牌都在连续加码,快速扩张规模。2024年年头,大龙燚团队杀青协议,分区生长,同时逐步开放加盟。未来几年,大龙燚将对卫星店重点结构,设计3年内在天下开出500家卫星店。

值得注重的是,卫星店的投资成本在上升。农耕记外卖卫星店经由升级迭代,现在在投入的是三代店。相比早期开的卫星店,三代店投入成本涨了两三倍,开一家卫星店也许需要五六十万。

“以前就没什么装修,最新一代的店那可以说是敞开门随时能旅行,做得很漂亮。”华叔说,“现在店面比以前要大,而且我们整个品质、环境都市有更多要求。空间大一点,人人做事恬静,卫生各方面也有利。”对于早期开出的卫星店,农耕记也在陆陆续续翻新了。

但谈到是否会连续扩大卫星店的规模时,华叔接连说了两个“一定会”。他将外卖营业定位为耐久事业:“以前投资少,投入十几万,一个月赚两三万,半年就可以回本;生长到现在这个阶段,一年甚至一年半回本,我以为也行。”

是否要扩大开店规模?松哥的想法略有差异,明言线下门店追求质量,以后不再追求数目。“我们原来也有一个阶段疯狂扩张、疯狂开店,但实在要做品牌照样需要点时间。”松哥示意,往后可能照样开大店多一点,大店同时做外卖,若是某个地方不适合做堂食,就思量开点外卖专门店,但也不要开太多。

“尤其是现在经济欠好的时刻,做一个就要赚一个。”一句话道出了松哥的目的,也是无数餐饮人的期望。事实一个店投下去,万一没搞好,虚耗的钱至少是百万起。

餐饮行业的卷,一边是*低价,一边是*体验。卫星店融合了这两者,为品牌商家提供了一条触达消费者、提高认知度的蹊径。

市场上已经跑通的案例解释,品牌卫星店可以在短期内快速盈利,实现规模扩张。但耐久来讲又若何?放眼未来,已经入局的头部玩家既有期待,又有隐忧。百城千店、千城万店是餐饮商家配合的梦,但中式餐饮品牌的含金量也弥足珍贵。

未来会连续高增照样增速放缓?对于品牌是增添势能照样增添风险?餐饮卫星店才刚刚最先,每个餐饮品牌或许都要做出自己的选择。